一、专利侵权惩罚根据法律规定,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一)行政责任。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二)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消除影响。(三)刑事责任。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二、侵犯专利权的赔偿2009年修改后的专利法对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方式做了明确规定,分成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按照专利权人因为侵权所受到的损失确定。第二层次,若损失无法确定,则按照侵权人因为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第三层次,损失和利益均无法确定,则按照该专利的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第四层次,若损失、利益、使用费均难以确定,则根据专利类型、侵权行为性质和情节,赔偿1万到100万元,这个1-100万元也叫做法定赔偿。在2009年专利法修改之前这个数额的上限为50万元。
知识产权分三类:商标、专利、版权。商标保护的措施是商标注册,专利的保护措施是专利申请,(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版权的保护措施是版权登记(版权自作品完成那一刻起就拥有版权,版权登记的作用只是在版权局备案)
公民应除了了解并知晓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外,还应当以实际行动来尊重、保护知识产权。学习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这样就可以知道什么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例如:假冒品牌属于商标侵权行为,抄袭他人技术属于专利侵权行为,抄袭他人作品属于著作权侵权行为等等。此外,知道什么是侵权行为后,还应当以实际行动来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例如:不买A货,拒绝各种奢侈品牌的仿货;不用侵害他人专利权利的产品,例如某米手机;不下载盗版的音乐、电影等等。
于中小企业而言,需要以下几个方面防范知识产权纠纷: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岗位寻找合适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奖励以及培训机制先行专门的知识产权状况检索数据库,再改善产品开发流程于科技成果而言,应做到以下几方面防范纠纷:强化意识,自觉防范加强管理,主动防范:1)切实加强技术合同管理,消除纠纷隐患;2)加强科研全过程管理避免纠纷产生积极处理纠纷,以利防范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
如果开发商没有销售资格的话,可以考虑解除合同,退还定金
对您的每一条问题的反馈和帮助支持,我们深表感谢!